电信诈骗30万判多少年(电信诈骗能判刑多久)


电信诈骗涉案金额1万元。自首后会被判实刑吗?

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编造虚假信息,设置骗局,对受害者实施远程、非接触式诈骗,通过电话、互联网、短信等方式引诱受害者赚钱或向犯罪分子转账的犯罪行为。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:冒充社保、医保、银行、电信等工作人员。

用户咨询:

电信诈骗一个月,拿一万元自首会被判刑吗?

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金回答:

电信诈骗一万元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如果犯罪嫌疑人能把一万块钱全部退回,并且认罪态度好,那么他就有很大的机会获得缓刑。

金律师分析:

根据我国《刑法》第266条规定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本法另有规定的,依照其规定。

根据《刑法》第151、152条,数额较大骗取公私财物,构成诈骗罪。

骗取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个人属于“数额较大”;

个人骗取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,列为“数额巨大”。

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,诈骗数额特别大。数额特别巨大的诈骗罪是“情节特别严重”的重要内容,但不是唯一的情节。

金律师给的建议:

诈骗的主要形式是什么?

1.熟人诈骗

这样的骗子往往是冒牌货或者老乡朋友之类的骗子。然而,受害者往往不得不因为面子或出于“伙伴忠诚”而“轻易屈服”。更有甚者,他们视某人的搜索为荣耀,“宁愿相信它有问题”,然后“慷慨解囊”。

2.以中介名义诈骗

目前此类诈骗案件呈上升趋势。现在有些同学出去兼职,做家教等。这可能会发生。而这种骗子,就是利用学生急于找好兼职和兼职导师的心理,以招聘点和兼职导师的名义进行诈骗,或者利用学生作为自己的兼职劳动者从中牟取暴利。

3.特殊身份诈骗

此类骗子经常以社会上“能人名人”的名义进行诈骗,如谎称自己是导演、公安、商人、气功大师等。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,表达解决找工作等难题的“完全能力”。这种诈骗简单,容易侦破。

4.欺诈是指遇到某种灾难时急需帮助的人。目前,这类诈骗者经常以走失或走失学生、灾区人民、受害者的名义进行诈骗。事实上,这些骗局大多比较原始,稍加思考就能看穿。

5、以薄利取信,行骗

这种骗子极其狡猾,采用“欲擒故纵”的方法,先兑现承诺的利益,让你觉得这个人做的事可信。获得你的信任后,他会狠狠的敲打你,让你在绝对信任和无意识中遭受重大损失。这种欺诈策划周密,难以发现,危害极大。